传统产业老树新枝,新兴产业聚链成势——福州以科技创新塑造新增长极
来源:福州市科技局 时间:2025-08-28 17:45

  近年来,福州深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锚定科创与产业深度融合,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将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目前福州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4.31%(错年值),数字经济规模突破7900亿元、占GDP超55%,成功获评“中国软件名城”;培育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超千亿战略性新兴产业,建成1个国家级(新型功能材料)、4个省级(氢能源、信息技术、光电、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成效显著。​
  一、创新平台筑基,构筑原始创新硬核引擎​
  福州紧扣战略发展方向,布局闽都实验室、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筹建福兴创新实验室。闽都实验室突破关键核心技术80余项,“量子云码可信溯源编码标识关键技术及应用”入选2024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优秀创新成果,落地百瓦级皮秒激光器核心成果200余项,孵化步锐激光等高企30家,补齐光电产业链中游短板,带动上下游增值300多亿元。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建成全球首个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示范工程,下线全球最大全系列国产化26兆瓦风机,支撑30万千瓦海上风电开发。​
  积极构建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科研平台体系,围绕电子信息、新型功能材料布局概念验证中心、共性技术平台,打通“实验室—产业园”链路。福大科技园概念验证中心推动“全髋置换微创手术机器人”视觉导航系统落地,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二、载体赋能,驱动特色产业集群跃升​
  依托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大学城智力优势,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福州片区建设,围绕“四大经济”导入高端创新要素,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鼓楼联动连江打造海洋经济高地,推动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等发展;低空经济蓬勃兴起,高新区“榕创汇”无人机小镇为全省首个低空经济小镇,鼓楼落地全省首个自动化无人机机场,台江成立低空经济产业生态联盟;人工智能领域以福昕软件、瑞芯微电子、网龙网络为核心,带动相关企业发展,推动软件产业集聚化、高端化。​
  三、机制破题,攻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福州健全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机制,多个领域实现突破:全球阴极数量最多的镀膜玻璃生产线在福清建成,打破国际“膜结构工业设计技术”垄断,产品附加值提升2倍以上;人工智能声像识别系统准确率经技术突破被提升至97%以上;基于北斗定位的海洋船舶立体化智慧执法系统显著提升执法效率与安全水平。​
  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加强与福州大学合作,打造五大创新转化平台,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成果落地;推动在榕高校与龙头企业联合攻关,突破制约产业发展技术瓶颈。京东方获评全球智能制造“灯塔工厂”,坤彩科技建成全球领先氯化钛白生产线、珠光颜料全球市占率第一,阿石创攻克钼靶材核心技术,助力光电材料国产化替代。​
  四、政策护航,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链路​
  福州出台16条专项措施,推进科创与产业深度融合。对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每家每年最高奖励100万元;明确市属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处置权及转化收入留用制度;支持企业购买在榕高校院所成果,每家每年最高补助200万元。同时,推进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落实“两指引两方案”,试点“先使用后付费”“赋权+转让+约定收益”等模式。构建“天使投资+成长扶持+产业赋能”成果转化基金矩阵,深化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推进“高新贷”“科技贷”“科特贷”等产品,助力突破“科技成果转化死亡谷”。​
  如今,恒申集团智化工厂机械臂高效作业,福建永荣数字化屏幕实时呈现关键指标——科技创新正推动福州传统产业智改数转、新兴产业聚链成势,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新动能。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