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放疗的食管癌个体化精准治疗的临床研究
来源:成果转化处、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 时间:2022-02-22 16:49

  由于食管癌早期症状隐匿,大多数就诊时已属中晚期,放疗、手术及化疗为其主要治疗手段,局部复发和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如何进行食管癌个体化精准治疗,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是食管癌治疗的难点和热点。针对以上问题,本项目组在国家自然基金、省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资助下,基于我们的大数据库及研究平台,历经10余年开展了系列研究,率先探索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适合食管癌个体化精准综合治疗的科学、可行的治疗体系,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主要技术内容及创新点:

  通过大样本食管癌术后患者淋巴结转移个数及淋巴结清扫范围分层分析,首次构建术后放疗适应征的模型,精确预测术后放疗的获益患者群;通过食管癌转移规律和术后复发模式,率先提出食管癌术后放疗靶区精确位置,最先确定同步放化疗在淋巴结转移阳性食管鳞癌术后患者治疗中的地位,并率先提出食管癌最优的同步化疗方案及化疗周期数;率先确定了VMAT等放疗新技术在食管癌调强放疗中的应用优点;并在全国推广应用,确认上述研究可提高生存率和局控率,并降低不良反应。

  通过采用食管肿瘤体积作为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最大径作为N分期标准的分期方法与第8版AJCC食管癌非手术分期标准进行比较,首次发现我们分期系统能更好预测接受同步放化疗患者的预后,且操作简便易行,非常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通过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疗后的不同时间窗肿瘤退缩情况与预后进行比较,首次发现在根治性放化疗后7-12周肿瘤退缩达到顶峰,为最佳首次随访时间窗,进行原发肿瘤退缩的判断能较好预测预后,指导个体化精准治疗。

  从分子水平探索,首次发现食管癌患者FAM201A高表达,其放射敏感性差,预后差;并率先发现ERCC1 C8092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预后有关,多态性为纯合子患者预后优于杂合子患者,为食管癌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率先提出食管癌全程康复管理实践和理念,主编国内首部《食管癌临床康复》和国内首部《临床肿瘤康复》两本专著(均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为食管癌的诊疗、康复治疗及康复管理等的广大人员提供了专业指导工具书。

  本项目发表论文63篇,多篇被国际放疗界最权威杂志《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Radiother Oncol》以及国际食管癌AJCC分期系统最权威杂志 “Dis Esophagus”收录,其中有31篇被SCI收录,总影响因子为114.539分,34篇被PubMed收录,19篇被CSCD收录。共有47篇论文被引用503篇次(22篇在SCI中被引用162篇次),其中他引487篇次,自引16篇次,多篇被肿瘤学界顶级杂志《Ann Surg》、《J Thorac Oncol》、《Ann Oncol》、《Radiother Oncol》以及药物学界高级杂志《J Med Chem》等引用。研究成果已在全国各省市的50多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