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恶性肿瘤易感及预后分子标志物的研究
来源:成果转化处、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 时间:2017-11-08 15:30

   胃癌和大肠癌是福建省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我省恶性肿瘤前五位。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早诊和早治成为肿瘤防治领域的重点和难题。传统的肿瘤标志物已无法满足临床上的实际需求,研究和发现新型的分子标志物对肿瘤筛查、患者的预后评估及治疗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本课题组在近8年的研究历程中,逐渐建立起相关生物样本库、创建了新型的分子检测技术,并发现了一批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相关的分子标志物。主要成果有: 

  1、利用SNP芯片和DNA池相结合的SNP-MaP技术,开展了胃癌易感和预后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首次报道THBS2、THBS4、Nme1及TIMP2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密切相关 

  (1)通过一项入选病例数和涵盖癌种均最多的Meta分析,发现APEX1基因Asp148Glu位点SNP可增加癌症发病风险,尤其是亚洲人群胃肠道恶性肿瘤; 

  (2)首次在东南沿海地区汉族患者中发现THBS2、THBS4基因SNP与胃癌发生、发展及患者预后存在相关; 

  (3)发现Nme1-1465T >C、TGF-1-509T>C基因SNP可作为预测发生胃癌风险的新型指标; 

  (4)发现TIMP2 2379C/T、TIMP2 303G/A SNP可作为预测胃癌患者发生侵袭转移的新型指标。 

  2、利用以DNA甲基化检测为主的技术,开展了大肠癌相关肿瘤免疫以及与患者生存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的系列研究 

  (1)发现了一种表观遗传学标志物TSDR-DMR,可特异性地鉴定大肠癌患者天然调节性T细胞(nTregs),并证实了nTregs在肿瘤局部微环境中的免疫调控作用; 

  (2)发现癌旁组织LINE-1 DNA甲基化水平是特定亚群大肠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分子标记物; 

  (3)发现TYMS是预测III期大肠癌患者生存预后的潜在的分子标志物; 

  (4)证实了不同分子发病机制可同时存在于散发性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并起到相互作用,初步揭示了大肠癌的异质性表型的分子基础。 

  3、建立了标准化、高质量的胃肠癌生物样本库和信息化管理系统 

  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拥有3000多例的标准化、信息化的胃和大肠癌生物样本资源库。与台湾大学医学院、厦门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合作,成立了"海峡恶性肿瘤组织生物标本库暨肿瘤分子医学转化中心"科技创新平台,大大推进胃肠道恶性肿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及临床医学转化。 

  本课题组共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10余人;代表作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篇,中华系列2篇),其中1篇论文发表在Molecular cancer杂志上(当年影响因子为5.395),单篇最高他引13次(Immunologic research)。本项目研究成果在8家三甲医院进行测试和推广应用。结果显示:该成果的应用有利于胃癌高危人群的筛查、肿瘤的早诊早治及预防。同时利用一系列肿瘤免疫及预后分子标志物,对大肠癌预后评估,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