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坚齿螺科系统发育及分类修订研究
来源:成果转化处、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 时间:2024-06-17 10:44

  本项目针对中国坚齿螺科及相近代表种进行深入的贝壳形态学、软体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厘清了物种多样性,重建了系统发育关系,解决了系统分类难题,主要成果如下:

  1、初步建立了坚齿螺科实物标本库。通过在中国坚齿螺分布区广泛采样和系统调查,共获得陆生软体动物标本28科、108属、690余种,约6万号,其中坚齿螺科1.3万余号。丰富了实验室馆藏标本,初步建立了中国坚齿螺科实物标本库。

  2、发现新种5个。通过在坚齿螺分布区广泛采样和系统调查,获得坚齿螺科标本1.3万余号,厘清了中国坚齿螺科的物种多样性,首次解剖和记述了21个物种的生殖系统特征。经贝壳形态学、软体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新种5个。

  3、重建了坚齿螺科的系统发育关系。基于线粒体COI、16srRNA基因和核基因间隔区ITS2序列,结合贝壳形态学、软体解剖学和地质历史事件分析,通过支序系统学方法,选用MEGA 6.0等软件重建了NJ、MP和ML等系统进化树,厘清了坚螺属、小坚螺属、小丽螺属、萨摩蜗牛属等相关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确定了中国坚齿螺科各属及亚属的系统学位置。

  4、其他成果。测定了8种蜗牛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建立了实时荧光PCR和普通PCR检测鉴定方法,核心技术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根据蜗牛的生物学特性研发了1套用于蜗牛监测和防治的诱捕器,核心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