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久俊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现任上海大学教授、可持续能源研究院和理学院两院院长,国际电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美国化学会、美国电化学会、加拿大化学化工学会会员,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IAOEES)创始人、主席兼总裁,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滑铁卢大学、中国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巴西联邦玛瑞昂大学等15所大学和学术机构荣誉/兼职教授。知名国际丛书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CRC Press)主编,Springer Nature期刊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主编,KeAi Press期刊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副主编,多个其它国际期刊编委,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与技术等重要基金评委,加拿大国家首席教授评审委员会评委。加拿大联邦政府国家研究院(NRC)前首席科学家,2014-2016年被选为全球科技工程界论文最高引用(Top 1%)科学家之一,同时被汤森-路透社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科学家”之一。
研究领域涉及物理化学、材料学、电化学、电分析、电催化、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光电化学以及传感器等方面,目前主要集中于纳米材料(电极材料和电极催化剂)、纳米技术在电化学能源、转换和存储方面,包括燃料电池、电池以及超级电容器等方面的研究开发。至今已发表科学技术论文、报告450多篇,被引用2.6万余次(h-index-67),编著专著20本,撰写90多份工程技术报告,获16项美国及欧洲专利。
Yang-Kook Sun
韩国汉阳大学教授,韩国工程院院士
吴乃立
台湾大学终身特聘教授,美国国际电化学会刊副主编。曾
任台湾大学化学工程系系主任、石化研究中心与能源中心主任,台湾经济部科技顾问。获得台湾大学优秀研究奖、台湾工程师学会杰出工程教授奖、台湾科技部研究杰出奖、台湾工业研究院技术成果奖、台湾化学工程师学会杰出青年研究员奖、材料学会最佳论文奖等奖项。曾担任数个国际期刊的编辑委员。
研究方向包括电化学电极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装置(含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运用基於同步加速器设备的先进原位分析方法开发电化学材料与元件;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应用。发布国际学术期刊论文130余篇(含“科学”2篇),活动台湾、美国专利十余项。
梁成都
博士,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资深研发总监,主要负责新能源材料研发以及研究院的总体管理。2016年4月入选“国家千人计划”,荣获国家杰出人才称号,任浙江大学特聘教授。曾于2006年10月至2015年7月期间任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高级研究员,并于2014年成立SuperIonics Inc,任总裁和CEO,主要负责全固态电解质的研发工作。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电动汽车和大规模电网储能应用领域,组织和领导锂离子电池、全固态电池、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先进电化学储能体系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文章被引用9000余次。
李阳兴
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储能领域首席科学家,博士,拥有20多年锂电研究与从业经验,曾任全球最大正极材料出货商湖南杉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兼副总经理,全球性跨国化学公司美国FMC公司全球能源应用经理。在锂电池、锂离子超级电容器以及相关高性能材料和锂化学领域里的研究取得了可以追溯的成绩。
杨 勇
教授、博导,厦门大学化学系电化学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曾荣获国际电池材料学会(IBA)技术成就奖(2014),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并入选国家人事部等部委遴选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出版《固态电化学》专著1部(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已在Nature Energy, Energy & Environ. Sci.以及Advanced Material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被引用6000余次,已获授权或申请的中国/美国发明专利40余项,指导毕业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70余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