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演讲专家简介
来源:福建省科技厅 时间:2018-11-21 15:31

  陈霖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理事长,北京磁共振脑成像中心(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主任。获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曾任“85攀登计划项目、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基金委重大项目和创新群体负责人,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2年以唯一作者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论文,提出了拓扑性质初期知觉理论,就什么是认知基本单元的根本问题,向半个多世纪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局部首先的理论路线提出挑战。三十多年来全面系统地发展了大范围首先的视知觉拓扑结构和功能层次的理论以及认知基本单元的拓扑学定义。 

  吴培亨  超导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超导电子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电子学会超导电子学分会名誉主任。 曾任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物理、天文组)成员、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长期从事超导电子学的研究,长期从事超导电子学的研究,尤长于超导电子器件的高频应用。在探索有关物理过程的基本规律、发展新型的超导电子器件、推动超导电子器件的实际应用等领域都作出了贡献。近年来的研究兴趣集中在超导单光子探测、超导量子计算、太赫兹科技术及其应用等方面。 

  田捷  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作为第一完成人在20032004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2012年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2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年获得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20062011年两次任科技部国家基础研究九七三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均获结题优秀;2012年获得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部委推荐),2017年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先后当选为IEEE(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SPI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IAMBE(国际医学和生物工程科学院)、AIMBE(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科学院)、IAPR(国际模式识别学会)、ISMRM(国际医用磁共振学会)和OSA(美国光学学会)七大国际著名学会和学术组织的Fellow,现为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医学成像)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生物医学工程)IEEE Journal of Biomedical Health Informatics(生物医学健康信息)European Radiology(欧洲放射学杂志)和Photoacoustics(光声成像)期刊编委;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委会首届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分子影像学专委会首届主任委员。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