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廷云: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家,是中国叶绿体膜研究新领域的开拓者,是中国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首批9位首席科学家之一,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光合作用高效光能转化的机理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的首席科学家。六十年代以来,主要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光合膜蛋白结构与功能。
蒋卫杰 :博士,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无土栽培岗位专家,国家公益性行业科技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园艺学会设施园艺分会会长。主要从事温室作物无土栽培技术和设施园艺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现任九三学社中央农林委员会委员,《作物杂志》、《中国蔬菜》编委。先后被联合国粮农组织、非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聘为咨询专家。以第一作者出版著作5部、译著1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李锡香: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国家蔬菜资源平台负责人,农业部蔬菜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科学实验站站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种质资源创新团队首席。兼任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园艺学会葱姜蒜分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蔬菜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
赖仞: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3年以排名第一身份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4年中国科学院 “百人计划”引进人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所长。
徐永:教授、博导、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曾在香港城市大学工作1年,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作10年,先后13次作为国际会议的程序或科学委员会委员,20多次作为国际学术期刊或会议的审稿人,并作为第一主持人主持过国际研讨会,作为第一特邀编辑为国际学术期刊出版过专辑。2013年5月经全球招聘任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光电子农业工程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会员、2013-2017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作委员、中国光伏农业标准化编制委员会委员及光伏专家组成员、中国光伏农业产业联盟顾问、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现代物理农业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农村青年创业导师团副团长、《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特约编委、《农业工程技术》 编委会温室园艺分会委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70多篇,被SCI、EI收录40多篇次,合撰专著1部,译著1部,获国家授权专利10多件。曾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一项及其它科研奖励多项。
廖红: 教授,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兼中心主任,全省省属高校中唯一当选的十九大党代表,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在国内率先开辟了根系生物学的研究方向,长期致力于植物营养生理学、植物营养遗传学和根系生物学研究,在根构型定量分析及三维重建、磷效率遗传改良、豆科作物养分高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从根系途径进行遗传改良,提高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率,在减少施肥的条件下,保持或提高农作物产量,为我国绿色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主持国际合作、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发表SCI收录论文70多篇,获得国家专利10个。荣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