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2024D-0041
澳大利亚儿童医学研究所(CMRI)前身为儿童医学研究基金会,成立于1958年,后更名为研究所。研究所拥有科研人员132人,与全球790个机构有国际合作往来。CMRI创建了澳首个新生儿研究中心,合资建立基因治疗研究中心,在澳进行了首次针对遗传病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首次鉴定出端粒酶成分,发现15%的癌症依赖于端粒替代延长(ALT)机制;建立转化载体学以及载体和基因组工程设施,推进基因治疗;开发并实施了首个针对遗传性眼病的基因疗法、首个治疗视力丧失的细胞疗法;启动全球首个7年内转变癌症诊断和个性化治疗计划项目。
合成致死是指两个非致死基因同时失活导致细胞死亡的现象。如果发现肿瘤中存在特定基因失活,那么用药物抑制它的合成致死搭档就可以特异性杀死癌细胞而不危害健康细胞,从而实现更有效且毒性更低的个性化癌症治疗。基因组不稳定是癌细胞的标志和致癌机制,主要原因是DNA损伤应答(DDR)和DNA修复途径缺陷,可通过对DDR和修复途径的抑制来引起过度的基因组不稳定性,在独立或合成致死的基础上杀死癌细胞。因此,DNA修复途径成为新型治疗靶点。2014年问世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已凸显基于合成致死效应的抗癌疗法的成功性。
CRMI科学家发现的抑制癌细胞生长和活力新靶点ZNF827(锌指蛋白827)在DNA损伤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ZNF827耗竭会降低细胞增殖并诱导癌细胞凋亡,同时,ZNF827耗竭与其他DNA损伤诱导剂(如拓扑异构酶或PARP抑制剂)相结合可诱导合成致死。目前,CMRI正在对ZNF827进行进一步生物学表征,旨在开发一种对ZNF827具有结合亲和力和特异性的小分子,以抑制其促进癌细胞存活的作用机制。虽然ZNF由于缺乏酶活性而长期被认为是“不可成药的”,但近期小分子介导的蛋白质降解取得的巨大进展意味着能够通过药理学靶向来获得治疗效果。
CMRI拥有全球顶尖的端粒生物学和DNA损伤反应领域专家,现寻找战略方向一致、愿意支持基于ZNF827治疗药物开发的商业合作伙伴。
该项目目前处于实验室成果阶段,已申请发明专利,外方希望通过技术入股、投资等方式共同开展合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