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多维赋能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来源:泉州市科技局 时间:2025-01-24 17:56

  近年来,晋江市科技局坚持以“晋江经验”为引领,多维赋能,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晋江科创体系建设经验入选全省改革优秀案例,并作为全省唯一县市,在全省科技大会上作典型发言。晋江抓创新促应用专项行动考核连续3年排名泉州市第一。


  强化主体 释放科技创新活力
  晋江市科技局深入实施高企增量提质计划,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型高企”梯次培育链,支持企业“小升高、规升高、高升规”,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晋江已累计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180家、专精特新企业157家、战略新兴企业193家、高新技术企业844家。
  2024年,晋江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增长14.4%,达78.7亿元,占泉州比重34.7%,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2.4%,高于泉州、全省平均水平。企业研发活动数成倍增长,研发经费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
  晋江市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凝练企业研发项目申报纳入福建省及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盘子,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与福建省科技厅共同设立福建省中国科学院STS计划配套项目晋江子专项,新增2项重大技术需求被列入2024年省科技计划项目“揭榜挂帅”榜单,项目预计总投入4800万元。

  搭建平台 双向驱动创新引擎
  晋江市聚焦产业创新需求,发挥平台效能,引进香港理工大学晋江技术创新研究院、中科华清(泉州)精细陶瓷研究院等13个高水平科研平台,实现主导产业科研平台全覆盖。举办多场产学研对接活动,促成合作项目826项,金额2.78亿元。
  晋江市推进与东华大学项目合作进度,加快敲定“福建省现代纺织服装技术创新研究院”建设方案,助力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推动与同济大学共建“同济大学晋江国际设计创新中心”项目,深化校地合作。
  晋江市还探索布局科创飞地,赋能“双招双引”,相继建成晋江(武汉)离岸创新中心、晋江市湾区创意创新创造中心、晋江(西安)离岸创新中心等人才科创飞地,打造以晋江为中心的“招才引智漩涡”,不断集聚各方创新要素和优势资源。通过科创人才飞地对接项目超百项,成功落地企业12家,开展多项专利转让和技术委托开发,辅导申报国家级人才项目1个,推荐申报省、市各级创新创业和人才项目超10个。

  集聚要素 加强成果转移转化
  晋江市强化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实施科创人才聚集、硕博人才倍增、技能人才振兴“三才行动”,放权150家企业自主认定人才552名,支持4家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培训技术经纪人600人(次),科技特派员跨界服务做法获全省推广,累计聚集各类各层级人才1.3万名。
  晋江市推动平台服务提质增效,组织开展“成果面对面”“平台开放日”“创享汇”“创智汇”等活动,推动高校院所技术资源入企对接,拓宽企业与平台、平台与平台间的合作渠道,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创客街·创智汇”系列活动已成功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对接超200次,促成园区18家入孵企业(含平台)与本地35家企业、科研院所、第三方机构合作,累计签订合同金额3.92亿元。
  晋江市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在福建省县域率先召开初级技术经纪人培训班,举办纺织鞋服、智能装备、食品生产领域技术经纪人专题培训班3场,累计培训人数近300人。推动技术合同应登尽登,2024年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232项,同比增长112.8%;合同金额50036.7万元,同比增长89.4%,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目标,全年技术合同登记金额和完成率均居泉州各县(市、区)第一。
  晋江市科技局的多维赋能举措,不仅为当地企业注入了强大的创新动力,也为晋江乃至全省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晋江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贡献力量。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