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0日,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厅主办,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泉州市科学技术局、南安市科学技术局、洛江区科学技术局联合承办的2025年全省科技特派员成果现场推介对接活动在泉州南安市举行。活动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发挥科技特派员在推动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关键作用,搭建科技特派员与多方沟通协作的高效桥梁。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虔,泉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雷连鸣出席活动。省和泉州市科技特派员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科技系统,部分省级科技特派员、企业及金融机构等代表约200人参加活动。
陈虔副厅长在致辞中表示,科技特派员制度源起南平、兴于福建、推向全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深入总结基层实践、科学深化提升、大力倡导推进的农村工作机制创新。当前既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也是我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时期;既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编制的谋划之年。在此关键节点,必须紧抓科技特派员工作,守初心、抓重点、强保障,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科技支撑作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充分展示科技特派员的科技成果和水平,促进科技特派员与需求企业有效互动和精准对接,引导推动科技特派员服务更加适应基层需求,符合市场化导向。同时,也希望参会的企业能够把握机会,积极主动对接科技特派员成果,让科技赋能企业发展。
本次活动收集整理重点技术需求52项,各类技术成果322项,促成企业与科技特派员成功对接86项,合作金额2500多万元。现场设置泉州馆、高校科研院所馆、设区市馆等3个成果展示区,集中展示了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提供的104项涵盖畜牧水产、农林技术、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的创新成果。会上,“智能控制立体循环栽培装备”、“科技特派团服务洛江区花卉产业链专项”、“科技特派团服务泉州南安市大米加工产业链专项”等18个科技特派员对接项目完成现场签约,正式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来自福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的10位专家学者立足发展所需、聚焦创新所向,现场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成果推介。
当天上午还开展了实地考察活动,与会人员先后走进金穗米业海丝稻米文化馆、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零距离”观摩科技特派员在农业现代化、生物科技领域的成果应用,切实感受科技特派员成果在产业一线的转化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