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建委员:
《关于“推动新兴技术跨界融合,助力培育独角兽企业”的提案》(第2025116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厅高度重视闽澳科技创新合作发展,积极融入国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战略,以实施科技项目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为抓手,不断深化闽澳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促进闽澳高新技术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一是加大创新政策引导支持。牵头研究出台“科技创新20条”,探索区域协作创新新模式,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区)在粤港澳大湾区等创新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建设“创新飞地”。与省工商联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鼓励民营企业与澳门等地深化合作,共同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
二是打造闽澳科技创新平台。围绕两地共建特色优势,积极布局建设闽澳科技合作基地等创新平台4个。如支持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与澳门大学共建“无线智能感知闽澳科技合作基地”,联合开展基于可重构电磁超构材料、体内信号无线感知与传输、基于WIFI室内定位等新兴无线智能感知技术研发;立项支持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澳门大学共建“片仔癀-澳门大学中医药产学研创新联合实验室”,重点开展中医药国际质量标准研究、技术转移转化及葡语国家市场拓展,提升中医药产品国际竞争力;依托海创会平台优势,澳门科技大学校友会联合总会与福建省六一八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设立“澳门科技大学校友会联合总会海创中心协同空间”,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资源对接,为闽澳科技产业合作打造新引擎。
三是实施闽澳科技合作项目。支持省内企事业单位与澳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中医药等领域,加强重点关键技术攻关,联合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如立项支持福州大学、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分别与澳门大学开展电子信息、纳米材料等领域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取得一批科技成果。福建省肿瘤转移药物干预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与澳门中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开展化学药物与中药联合应用研究。
四是加强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为强化我省中试创新服务,促进产业创新发展,我厅联合省工信厅、发改委、教育厅等四部门印发实施《福建省中试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25-2028年)》,支持中试创新服务平台发挥企业孵化功能,搭建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各类孵化载体,针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发展需求,提供前期概念验证、培训辅导、中期研发中试、后期投融资对接和市场推广等“一站式”服务,降低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培育更多优质科创企业。其中,清源创新实验室通过“标准化工业园区+中试公共服务平台”“高校院所+共性技术中试验证平台”等模式,加速推动新技术孵化转化。福建江夏学院装配式部品部件智能生产中试服务平台与福州启迪之星孵化器合作共建“中试+跨境电商”模式,帮助装配式建筑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下一步,我厅将认真贯彻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全会和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精神,认真吸纳您的提案建议,积极对接澳门科技创新资源,推动闽澳产学研协同创新,助力闽澳科技创新发展。
一是强化闽澳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引导支持闽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科研机构重点围绕低空经济、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现代中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联合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加强福建、澳门和国外三方产学研用合作,推动我省科技产业走向葡语系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二是强化闽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导我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科研单位对接“澳门全球独角兽创新合作中心”和“IUIA全球独角兽研究院”,充分发挥闽澳各自产业优势,推动双方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技术转移机构等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吸引集聚高层次科创人才,为我省培育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支撑。
三是强化闽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聚焦闽澳科技产业协同需求,支持闽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建设产业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或概念验证中心,通过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跨行业、跨领域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服务或科技成果概念验证服务,嫁接转化更多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形成新质生产力。
领导署名:李志忠
联 系 人:李海明
联系电话:0591-87882177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7月25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