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0251421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高新处 时间:2025-06-18 17:08

谢思瑜委员:

  《关于推动我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提案》(第2025142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厅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数字化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聚焦我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堵点、痛点与难点问题,通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创新载体建设、科技人才引育和创新生态营造等一系列举措,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一是强化政策体系构建,完善协同机制保障。会同省工信厅联合印发实施《工业科技创新行动方案》,加快推动交通环境感知、车载网络通信等领域核心技术攻关;配合省发改委制定《福建省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将车辆数据智能纳入潜力型未来产业培育库;与省交通厅达成科技工作会商协议,共同推动公共交通运输领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县域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有关工作的通知》,通过筛选凝练一批支持县域重点产业发展的项目榜单,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与县域重点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

  二是强化核心技术攻关,积蓄创新发展动能支持厦门金龙、福州大学等省内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龙头企业、高校联合浙江海康智联、中汽工研院等省外行业优势企业、科研院所共同承担“智慧交通关键设备及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面向智能车联网的分布式计算卸载理论与技术研究”等各类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共同攻克智能决策、控制执行、V2X通信等相关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提升我省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竞争力。2024年度,累计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相关领域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3项,累计安排科技经费近1600万元。

  深化科创载体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底座支持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完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并依托其与厦门金龙、中国汽研共建福建省智能网联商用车(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和智能网联汽车无线通信联合创新实验室,共同打造集标准、研发、测试、认证于一体的车联网行业应用一站式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发挥福厦泉自创区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福州新区芯云产业园、厦门软件园和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聚焦智慧城市、无人驾驶、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加快打造省内智能网联汽车特色产业集群。

  四是强化应用场景打造,释放产业引领效能。在智慧通勤领域,支持在自创区福州片区内建设自动驾驶场景落地示范区,加快模拟园区环境下通勤场景中自动驾驶公交车、网约车性能测试验证;在智慧景区领域,支持自创区厦门片区以鼓浪屿景区为试点,引入搭载高精度的定位系统和环境感知技术的智能网联汽车,为游客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无人接驳服务;在智慧物流领域,支持自创区泉州片区聚焦智能网联技术在港口物流领域的深度应用,加快部署泉州智慧港口5G无人集卡,提升港口码头运输全流程自动化水平。

  下一步,我厅将认真贯彻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精神,加强统筹谋划,强化要素精准配置,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是进一步提升技术供给能力。支持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加快车规级芯片、车载控制器、无人驾驶算法等前沿技术的攻关;结合我省智慧矿卡、智慧客车等县域特色重点产业,加速梳理产业链技术创新图谱,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打通环境感知、车路协同等产业技术关键节点,提升我省相关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进一步巩固平台支撑体系。引导闽都、嘉庚等省创新实验室聚焦我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短板,完善创新管理机制,为我省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前沿技术探索、产业技术攻关和科技人才引育提供精准化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省内企业、高校院所布局建设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省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

  三是进一步壮大人才队伍规模。支持福建省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质量检验中心等科研力量发挥优势,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工作;建立产业高端人才举荐制度,重点引育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急需的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发挥科技特派员制度优势,加大智能网联汽车相关领域科技特派员选认力度。

  四是进一步完善惠企政策保障。加快实施工业科技创新行动,加强省科技创新20条措施等科技创新惠企政策宣贯力度,引导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企业积极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享受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研发费用分段补助、“科技贷”和科技保险等科技创新财税、金融惠企政策。

  领导署名:李志忠

  联系人  :王志锋

  联系电话:0591-87881523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6月15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