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农村厅:
《关于培育菌根食用菌产业的建议》(第1865号)收悉,我单位的办理意见如下:
菌根食用菌,主要指与林木根系有共生关系的“外生菌根菌”中具有食用价值,野生采集大型真菌的统称。主要有红菇、牛肝菌、松茸、鹅膏菌,乳菇、鸡油菌、马勃、黑孢块菌等。食用菌主要有人工栽培和野生采集两大来源。目前,菌根食用菌主要来源于野生采集。
一、菌根食用菌人工栽培研究情况
1977年起,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新西兰、以色列、美国、澳大利亚先后以园艺栽培方式取得黑孢块菌。目前,在黑孢块菌、乳牛肝菌等半人工栽培方面已取得进展。日本在松茸人工栽培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随着菌根合成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已开始关注和深入研究提高菌根合成率。2012年,我国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成功引种黑孢块菌,开启我国这方面的研发工作。
该提案提出“菌根食用菌人工栽培实现可持续利用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和创新研究的焦点”,主要体现在菌根食用菌共生机理复杂,人工栽培模式难以复制放大实现产业化。如:目前,在小规模试验地采用苗圃菌根化模式,成功栽培的早期菌根菌,均在较低郁闭度的林下形成菌根。并且,大部分种类的菌根食用菌尚无法顺利生产菌根共生苗。少数例外如,松茸、块菌、牛肝菌等在生产菌根共生苗后,也无法量产。我省常见菌根食用菌,正红菇需在天然林中较高郁闭度的林分下方可生长,无法采用苗圃菌根化模式进行人工栽培,更增加了人工栽培实现的难度。
二、关于菌根食用菌人工栽培的技术攻关模式
我省是食用菌生产大省,也是全国最早栽培食用菌的省份之一,产业基础好,已初步形成了沿海以草腐菌类为主、山区以木生菌为主的区域产业带,也重视菌根食用菌的市场应用和学术研究价值。
一是强化基础研究。2017年,我厅立项支持“正红菇林下菌根多样性与正红菇产量的关系”项目,有效利用福建农林大学技术资源,比较研究我省高低产不同的野生红菇林的菌根菌群结构差异及相关性,通过对人工接种出菇和接种未出菇菌根多样性差异分析,比较自然的红菇林的菌群结构与人工接种成功出菇的菌群的差异与共性,探寻红菇林特定的菌群结构特征与红菇增产的关系。建立红菇菌根菌活菌基地,筛选乡土用材树种与菌根型食用红菇菌的高效共生组合体,以乡土用材树种为宿主,以原产地正红菇菌或正红菇的伴生菌株为菌种,为开展林下接种试验改善菌群多样性与培加红菇产量奠定基础。
二是打造科学模式。福建省兴龙正红菇研究所的技术专家已牵头,组织莆田市农科所、建瓯市林业局等技术人员,组成正红菇人工栽培研究团队,对我省常见菌根食用菌正红菇,进行天然林下人工菌源技术、天然林下菌根合成技术、调整林下菌根菌群技术等栽培技术问题的研究工作,建立示范基地,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参与菌根食用菌人工栽培研究。
菌根食用菌具有高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我厅将考虑我省处于优势的森林覆盖率的实际,强化原始创新,加大菌根食用菌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人工栽培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将符合条件的相关菌根食用菌项目,按项目立项程序纳入我省科技计划项目予以支持,营造我省良好菌根食用菌人工栽培的创新环境。
领导署名:陈秋立
联 系 人:李坚义
联系电话:87881299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2019年3月21日